何謂地籍整理?
地籍整理是指對一定範圍內的土地進行調查、整理和登記,以建立或更新土地所有權、界址、使用方式等相關資料的過程。通常地籍整理的目的是為了清理、確定土地所有權、界址及利用狀況,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並有效解決經界混亂等問題,以增進社會經濟及都市建設的發展。
地籍整理方式
- 地籍圖重測:
目前地政事務所保存之舊地籍圖已從日治時期使用至今,在日常複丈業務使用下早已破損,也由於舊地籍圖是用紙作繪製,容易受熱脹冷縮影響而有圖紙伸縮的問題,依據土地法第46條之1規定:「已辦地籍測量之地區,因地籍原圖破損、滅失、比例尺變更或其他重大原因,得重新實施地籍測量。」,將使用舊地籍圖之圖解區土地,逐年辦理地籍圖重測,重新測量為數值檔的地籍圖。
- 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
重劃是指對一片土地進行重新劃分和重新規劃,旨在改善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或者調整土地使用功能等。這可能包括將大塊土地劃分成更小的單位,重新劃定地界線或土地所有權的範圍,以及重新確定土地用途和建築許可。
區段徵收是指政府或相關機構根據公共利益,對特定區域或土地的部分或全部進行徵收用以達到城市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或其他公共利益的目的。區段徵收可能涉及土地所有權的轉移,通常伴隨著對受影響土地所有者的合理補償。
- 圖籍整合:
「三圖套疊作業」是指早期以圖解法辦理地籍圖重測之區域,因為還是屬於分幅管理地籍圖的方式,圖與圖間並沒有整合,透過與都市計畫樁位圖、地形圖等套疊,並配合現況測量資料,將原本分幅管理的地籍圖,重新整合成整幅的數值檔地籍圖,解決圖與圖接合問題,並建立一致的坐標系統,供後續地籍測量作業使用。
「非都整合作業」則是指非都市計畫區土地,因缺乏都市計畫樁位圖,只有配合現況測量資料將圖籍接合成整幅的數值區地籍圖的作業方式,後續整合過的地籍圖接續辦理地籍調查程序便可大幅縮短地籍圖重測時程。
- 本所轄管之汐止區、萬里區及金山區土地統計至112年止已完成地籍整理作業比例


